次韵陈溪山棕履二首(其二)
元 · 虞集
六月乃屡雨,良田不忧槁。
独念桂林戍,触热赴南讨。
道路备攘掠,所过净于扫。
缚人夜送军,吏卒何草草。
蛮獠亦人类,义利启戎好。
寻原可制乱,机要贵及早。
夜来送者还,颇言暍横道。
诸军四面集,同月约皆造。
谁为饥渴谋,性命安可保。
藜藿虽满盘,对之令人老。
独念桂林戍,触热赴南讨。
道路备攘掠,所过净于扫。
缚人夜送军,吏卒何草草。
蛮獠亦人类,义利启戎好。
寻原可制乱,机要贵及早。
夜来送者还,颇言暍横道。
诸军四面集,同月约皆造。
谁为饥渴谋,性命安可保。
藜藿虽满盘,对之令人老。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创作的《次韵陈溪山棕履二首》中的第二首。虞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戍边将士在酷热天气下南征的艰辛与困苦。
首句“六月乃屡雨,良田不忧槁”描绘了六月频繁降雨的情景,农田因雨水充足而免于干涸,反衬出戍边将士的艰难处境。接着,“独念桂林戍,触热赴南讨”点明了诗的主题——戍边将士在炎热的夏季远征南方。
“道路备攘掠,所过净于扫”形象地描述了行军途中的险恶环境,道路被掠夺得一干二净,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接下来,“缚人夜送军,吏卒何草草”揭示了军队中的人性问题,士兵们在夜晚被捆绑送往前线,表现了军纪的混乱和人性的悲哀。
“蛮獠亦人类,义利启戎好”表达了对敌人的看法,认为他们也是人类,强调了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接着,“寻原可制乱,机要贵及早”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寻找根源解决纷争,强调了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夜来送者还,颇言暍横道”描述了夜晚送行的情景,士兵们在炎热的天气中艰难前行。最后,“诸军四面集,同月约皆造”描绘了军队集结的场景,虽然共同约定,但实际执行时却充满了困难。“谁为饥渴谋,性命安可保”表达了对士兵们生活条件的关注,以及对生命安全的担忧。“藜藿虽满盘,对之令人老”以食物简陋、生活艰苦为背景,反映了戍边将士的辛酸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同时也蕴含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