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梅后从太湖出吴江归烂溪一路桃花盛开口占纪兴
百曲清溪归亦好,五湖春水遍桃春。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看梅后从太湖出吴江归烂溪一路桃花盛开口占纪兴》描绘了一幅春天出行的美丽画面。首句“千岩古树几浮槎”以千岩古树为背景,暗示了旅程的深远与自然的沧桑,而“几浮槎”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木筏,增添了神秘与诗意。次句“数尽寒英起暮霞”描绘了傍晚时分,梅花凋零后的落英缤纷,如同晚霞般绚丽,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凄美。
第三句“百曲清溪归亦好”,流露出诗人对清溪的喜爱,百转千回的溪流仿佛在引导归途,给人以宁静与愉悦之感。最后一句“五湖春水遍桃春”则点明了沿途桃花盛开的景象,五湖春水映衬着满山遍野的桃花,展现出江南水乡春天特有的明媚和浪漫。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游历过程中的欣喜与感慨,以及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的热爱和生活情趣的追求。
词语解释
春水的意思:(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黄武 元年,迁左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杨维桢 《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
浮槎的意思:(1).槎,同“ 查 ”。木筏。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滋 洛阳 千种花,润 梁园 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阻隔着 黄河 雪浪,那怕他天汉浮槎。”(2).槎,同“ 查 ”。木筏。指木船。 唐 韦应物 《龙潭》诗:“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鬻女》:“因逃兵火泛浮槎。” 吴玉章 ...
暮霞的意思:晚霞。 南朝 梁 江淹 《秋夕纳凉奉和刑狱舅》:“虚堂起青蔼,崦嵫生暮霞。”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 清 杜濬 《茶喜》诗:“露气澂秋水,江天卷暮霞。”...
五湖的意思:(1).古代 吴 越 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 吴县 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 扬州 ……其泽藪曰 具区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郑玄 注:“ 具区 、五湖在 吴 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 具区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 吴 ,战於 五湖 。” 韦昭 注:“ 五湖 ,今 太湖 。”《文选·郭璞〈江赋〉》:“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 注引 张勃 《吴录》:“ 五湖 者, 太湖 之别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汉 赵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