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调义高
宋 · 王庭圭
横担拄杖入山,坐断高峰境界。
一吼震动林木,忽然草贼大败。
了则万法俱空,未了应须还债。
本是两重公案,如今一道俱解。
一吼震动林木,忽然草贼大败。
了则万法俱空,未了应须还债。
本是两重公案,如今一道俱解。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意境与智慧。诗人王庭圭通过“横担拄杖入山”这一形象描绘,隐喻了修行者深入内心世界,寻求精神解脱的过程。"坐断高峰境界"则象征着修行者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洞察宇宙的境界。
接下来,“一吼震动林木”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修行者内心的震撼力,仿佛能影响周围的一切,暗示了通过内心的觉醒和力量,可以改变自我乃至影响外界的可能。而“忽然草贼大败”则可能是比喻修行者在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时,能够迅速克服,如同战胜敌人一般,展现出强大的内在力量。
“了则万法俱空,未了应须还债”这两句,体现了禅宗中关于因果报应和空性的哲学思想。"了"意味着理解或领悟,"万法俱空"是指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空幻的,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而"未了应须还债"则强调了因果律的存在,即行为有其后果,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两句话传达了在修行过程中,既要认识到万物的虚幻性,又要负责任地面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
最后,“本是两重公案,如今一道俱解”总结了整个修行过程。"两重公案"可能指的是修行中遇到的两个问题或挑战,"如今一道俱解"则表示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实践,这两个问题最终被统一理解和解决,达到了心灵的和谐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巧妙地融合了禅宗的深刻哲理,既富有启示性,又充满了生活情趣,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修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