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其十一)
明 · 文徵明
冉冉春云度,依依杨柳津。
渺渺长风沙,恻恻远游人。
黄金销欲尽,白发日夜新。
昨日梦故乡,觉来济水滨。
济水千里驰,去去随漂沦。
宁免颜色改,长岐吹暗尘。
渺渺长风沙,恻恻远游人。
黄金销欲尽,白发日夜新。
昨日梦故乡,觉来济水滨。
济水千里驰,去去随漂沦。
宁免颜色改,长岐吹暗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在淮泗河上旅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冉冉春云度”,以轻柔缓慢的节奏描绘了春天云朵缓缓移动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接着“依依杨柳津”一句,通过“依依”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杨柳在岸边轻轻摇曳的姿态,仿佛在与行人告别,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渺渺长风沙,恻恻远游人”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远方,描绘了辽阔的沙漠中,长风呼啸,远处的旅人孤独前行的场景,表达了对远方旅程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深切体会。
“黄金销欲尽,白发日夜新”则转入对人生的思考,黄金象征着财富,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这两句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富终将耗尽,而生命却在不断老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昨日梦故乡,觉来济水滨”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济水之畔,这种情境转换引发了对过往与现实、梦想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思考。
最后,“济水千里驰,去去随漂沦”描绘了济水奔腾不息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旅途永无止境。“宁免颜色改,长岐吹暗尘”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即使面对时间的改变和环境的变迁,人们也难以避免内心的沧桑和外界的尘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