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华甫伯玉同赏千叶桃花怀邵长孺
明 · 欧大任
小红腊色满山樊,谁信春光岭外村。
人老家能开酒屿,客来舟自入花源。
兴随度索青藜杖,诗在沧江白板门。
皮陆只今堪共赋,醉凭高阁望中原。
人老家能开酒屿,客来舟自入花源。
兴随度索青藜杖,诗在沧江白板门。
皮陆只今堪共赋,醉凭高阁望中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山间桃花盛开的美景,以及与友人一同赏花的愉悦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乐的和谐交融。
首联“小红腊色满山樊,谁信春光岭外村”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山中桃花如小红灯笼般点缀,色彩鲜艳,让人误以为春光已至岭外的村庄。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既突出了桃花的美丽,也表达了对春光未至的意外之喜。
颔联“人老家能开酒屿,客来舟自入花源”进一步渲染了赏花的氛围。老友相聚,开怀畅饮,仿佛置身于桃花源中,客人的到来更添了几分热闹与欢愉。这里的“酒屿”和“花源”都借用了典故,增添了诗意和浪漫气息。
颈联“兴随度索青藜杖,诗在沧江白板门”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赏花时的兴致勃勃和创作灵感的涌现。他们手持青藜杖,漫步于山林之间,灵感如同江水般涌动,最终化为一首首诗歌。这里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和情感体验。
尾联“皮陆只今堪共赋,醉凭高阁望中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赋诗的愿望,并且在醉意中展望未来,寄寓了对友情和未来的美好期待。这里引用了“皮陆”(即唐代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典故,增加了历史文化的深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