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追往八首(其五)赏析

追往八首(其五)

明 · 张煌言
浮生踪迹笑劳薪,倒挽天河又几春!细柳屯中称汉使,扶桑洲上避秦人。
曾尝虎口身仍在,为历羊肠性已驯。
窥镜每怜形影瘦,谁从百折饱风尘!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的《追往八首(其五)》,诗人以自我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坚韧不屈的性格。首句“浮生踪迹笑劳薪”,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艰辛,如同劳苦的薪柴燃烧,转瞬即逝。次句“倒挽天河又几春”则寓意着诗人试图逆流而上,挑战命运,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春天。

“细柳屯中称汉使,扶桑洲上避秦人”运用典故,把自己比作汉使在边疆戍守,或如秦时避乱之人隐居海外,展现了诗人坚韧的民族气节和对故国的深深怀念。

“曾尝虎口身仍在,为历羊肠性已驯”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历险生涯,即使身处险境,依然保持坚韧,性格已经变得成熟稳重。

最后两句“窥镜每怜形影瘦,谁从百折饱风尘”通过自照镜子,感叹身形消瘦,历经沧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辛酸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有人理解他饱经风尘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遗民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