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续兰亭会补参军刘密诗赏析

续兰亭会补参军刘密诗

元末明初 · 刘仁本
阳春沐膏泽,草木生微暄。
灵图发幽秘,感此禹迹存。
衣冠继芳集,临流引清樽。
性情聊自适,理乱复奚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文人雅士聚会畅饮的情景。首句“阳春沐膏泽,草木生微暄”以春日的温暖滋润比喻君主的恩泽,草木在春光中萌发,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生机。接着,“灵图发幽秘,感此禹迹存”则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功绩的敬仰和追思,暗示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衣冠继芳集,临流引清樽”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场景,大家穿着整齐的礼服聚集在一起,在水边举杯畅饮,享受着自然与艺术的双重盛宴。最后两句“性情聊自适,理乱复奚言”,表达了诗人随性而为、不拘泥于世事的态度,无论是治国还是乱世,都以个人的情感和性情为重,体现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文人聚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个人情感的追求,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词语解释

草木的意思:(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

膏泽的意思:◎ 膏泽 gāozé(1) [timely rainfall]∶滋润土壤的雨水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干》(2) [kindness]∶比喻恩惠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膏泽的意思:◎ 膏泽 gāozé(1) [timely rainfall]∶滋润土壤的雨水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干》(2) [kindness]∶比喻恩惠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理乱的意思:◎ 理乱 lǐluàn(1) [order or lack of it]∶治与乱理乱对立(2) [bring order out of chaos]∶治理整顿纷乱拨正理乱...

灵图的意思:(1).指《河图》。 汉 代谶纬家以为王者受命之瑞。 晋 成公绥 《大河赋》:“灵图授籙於 羲皇 。”借指君权。《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秉灵图而非泰,涉 孟门 其何险。” 吕向 注:“灵图,天子位也。”(2).指传说中 黄帝 时的明堂图。《史记·孝武本纪》:“上欲治明堂 奉高 旁,未晓其制度。 济南 人 公玊带 上 黄帝 时明堂图……於是上令 奉高 作明堂 汶上 ,如 带 图。”《隋书·宇文恺传》:“採 崧山 之祕简,披 汶水 之灵图,访通议於残亡,购《冬官》於散逸。”(3).指宝塔。宝塔...

性情的意思:◎ 性情 xìngqíng[disposition;temper] 人的禀性和气质;性格,脾气易发怒的性情必句性情。——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人之性情...

阳春的意思:◎ 阳春 yángchūn[spring season] 温暖的春天...

衣冠的意思:◎ 衣冠 yīguān(1) [clothes and hat]∶衣服和礼帽(2) [dress]∶服饰衣冠不整(3) [gentle]∶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衣冠之弟...

幽秘的意思:亦作“ 幽秘 ”。1.深奥;神秘。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天道幽祕,生涯纠错。” 宋 范仲淹 《酬和黄太傅》:“孰为未闻达,聊以道幽祕。”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他想得很渺远,很幽秘。”(2).指神秘之事。 清 李渔 《比目鱼·草札》:“将书缩作丸,不但传幽秘。”见“ 幽祕 ”。...

禹迹的意思:见“ 禹迹 ”。亦作“ 禹跡 ”。1.相传 夏禹 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 中国 的疆城为 禹 迹。语出《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以陟 禹 之迹。” 孔 传:“以升 禹 治水之旧迹。”《左传·襄公四年》:“芒芒 禹 迹,画为九州。” 唐 韩愈 《鳄鱼文》:“况 禹 迹所揜, 扬州 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2).指 夏禹 治水的业绩。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六:“功参 禹 迹,德赞 尧 门。” 唐 章孝标 《上浙东元相》诗:“何言 禹 跡无人继,万顷湖...

自适的意思:◎ 自适 zìshì[self-ease] 自我舒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