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抱生真如庵夜归得月原韵
清 · 汪廷桂
寻秋偏得月,竹径翠烟空。
梵语含虚籁,虫吟答晚风。
野潮冲路断,篝火出林红。
回首诗情远,苍茫一望中。
梵语含虚籁,虫吟答晚风。
野潮冲路断,篝火出林红。
回首诗情远,苍茫一望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竹径寻秋时所见之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首句“寻秋偏得月”巧妙地将寻找秋天的行动与意外获得月光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知。接着,“竹径翠烟空”一句,以“翠烟”形容竹林间朦胧的光影,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梵语含虚籁,虫吟答晚风”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梵音与自然界的声音融合在一起,仿佛是人间与超然世界的对话,增添了诗的哲学意味。同时,虫鸣与晚风的呼应,也体现了自然界生命的和谐共存。
“野潮冲路断,篝火出林红”描绘了诗人行进中的景象,野潮的冲击象征着自然力量的不可阻挡,而篝火的出现则为这寂静的夜晚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希望。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人类活动的微小。
最后,“回首诗情远,苍茫一望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通过回顾所见之景,感受到诗情的深远与广阔。这一句不仅总结了前文的景色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