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忆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
唐 · 白居易
南庄胜处心常忆,借问轩车早晚游。
美景难忘竹廊下,好风争奈柳桥头。
冰消见水多于地,雪霁看山尽入楼。
若待春深始同赏,莺残花落却堪愁。
美景难忘竹廊下,好风争奈柳桥头。
冰消见水多于地,雪霁看山尽入楼。
若待春深始同赏,莺残花落却堪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庄: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轩车:古代的一种高大的马车,这里代指交通工具。
竹廊:由竹子建造的走廊,常用于园林或庭院。
柳桥:种植柳树的桥梁。
冰消见水:冰雪融化,水面显现。
雪霁:雪后放晴。
春深:春天晚期。
莺残花落:黄莺声渐稀,花朵凋零。
堪愁:令人感到忧愁。
翻译
常常怀念那南庄的美景,不知你何时会驾车前来游玩。竹廊下的美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春风拂过柳桥头时,又让人如何能忍耐。
冰雪融化后看到水铺满大地,雪后初晴山峦尽收眼底如在楼阁之中。
如果等到春意正浓才一同欣赏,那时黄莺残花,反而使人感到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美好景致的深切怀念和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待。诗人通过借问轩车的早晚游乐,表达自己对于南庄胜地的向往之情。在“美景难忘竹廊下,好风争奈柳桥头”中,诗人用“难忘”和“争奈”两词,生动传达了对美好风光的留恋和无法释怀的情感。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冰消水多、雪霁山入楼,都透露出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但诗人的心中却不无惆怅,因为他担忧若等到春深才去欣赏,恐怕那时莺花已残,美景已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这正是白居易擅长的田园诗风格,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物,抒发个人情怀,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