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济县尉创舞翠亭
宋 · 袁说友
新筑成时秋事高,满天风月下岧峣。
佳名欲夺双溪景,淡墨须烦六幅绡。
一簇穿杨誇箭羽,几番伐鼓动溪潮。
此亭政合贪山水,百里之间患已销。
佳名欲夺双溪景,淡墨须烦六幅绡。
一簇穿杨誇箭羽,几番伐鼓动溪潮。
此亭政合贪山水,百里之间患已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新筑:新建。秋事:秋天的景象。
岧峣:高耸。
佳名:美好的名字。
双溪景:双溪的美景。
淡墨:淡雅的墨色。
六幅绡:六幅轻薄的绸缎。
穿杨:穿透杨树。
伐鼓:击鼓。
溪潮:溪水的潮汐。
政合:恰好符合。
贪山水:热爱山水。
患已销:烦恼消除。
翻译
新建的亭台在秋意正浓时矗立,满天风月映照下显得高峻挺拔。它美名欲与双溪景色争艳,淡墨色的设计需要六幅细薄丝绸来描绘。
一丛丛杨树穿插如箭羽,鼓声多次震动溪水掀起波涛。
这个亭子正好满足了对山水的热爱,百里之内,烦恼都已消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张思济县尉创舞翠亭》,描绘了一座新建亭台在秋夜月色下的美景。首句“新筑成时秋事高”点明了亭子落成的时间和季节,暗示了营造的雅致氛围。"满天风月下岧峣"则通过风月交辉,形象地展现了亭子矗立山巅,高耸入云的景象,给人以壮丽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佳名欲夺双溪景,淡墨须烦六幅绡”,赞美亭子的命名富有诗意,仿佛能与双溪景色相媲美,而淡雅的色调则需用六幅轻薄的丝绸来描绘,足见其意境之美。"一簇穿杨誇箭羽"运用比喻,形容亭子如箭矢般直插云霄,显出其挺拔的姿态;"几番伐鼓动溪潮"则通过想象鼓声激荡溪水,增添了动态的生动画面。
最后两句“此亭政合贪山水,百里之间患已销”,表达了诗人对舞翠亭的喜爱,认为它恰好满足了人们对山水的热爱,甚至可以消除百里之间的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舞翠亭的建筑艺术和自然风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