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十一月初八日观雨赏析

十一月初八日观雨

宋末元初 · 方回
重阳晴过小春天,忽复萧骚雨可怜。
响入竹林全似雪,湿蒸茅舍最宜烟。
战尘洗净无传箭,客路泥深亦著鞭。
三月聚粮岂容易,临风殊觉意茫然。

拼音版原文

zhòngyángqíngguòxiǎochūntiānxiāosāolián

xiǎngzhúlínquánxuě湿shīzhēngmáoshèzuìyān

zhànchénjìngchuánjiànshēnzhebiān

sānyuèliángrónglínfēngshūjuémángrán

注释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节日。
晴过:阳光照耀过。
小春天:秋季短暂的好天气。
忽复:忽然又。
萧骚:形容风雨声。
可怜:令人怜惜。
响入:声音进入。
竹林:竹子丛生的地方。
全似雪:像雪一样洁白。
湿蒸:湿气蒸腾。
茅舍:简陋的房屋。
最宜烟:最适合烟雾缭绕。
战尘:战争留下的尘土。
洗净:被雨水冲刷干净。
无传箭:没有了传递信息的飞箭。
客路:旅途。
泥深:道路泥泞。
著鞭:挥鞭驱车前进。
聚粮:筹备粮食。
岂容易:绝非易事。
临风:面对着风。
意茫然:心情迷茫。

翻译

重阳过后的小春天阳光明媚,忽然间又下起了让人怜惜的秋雨。
雨声打在竹林中如同雪花飘落,湿润的烟雾最适合笼罩茅屋。
战争的尘埃被雨水洗净,不再有飞箭传递,行客之路虽泥泞也要继续前行。
三月筹备粮食本就不易,此刻迎风而立,心中感到无比迷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重阳晴过小春天"一句,以重阳节气(农历九月初九)为背景,传递出一种秋意渐浓而又回光返照的小春气候,让人感到既有几分凉爽,又不乏暖意。紧接着的"忽复萧骚雨可怜"则描绘了天气突变,细雨如丝,不禁令人生出些许哀愁。

"响入竹林全似雪"中的"响"字用得极妙,形象地表达了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如同雪花轻飘。接着的"湿蒸茅舍最宜烟"则是对室内生活的一种描写,通过对烟火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温暖之物的向往。

"战尘洗净无传箭"中,"战尘"指的是战场上的尘土,而"洗净"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心灵或是某种污秽被清除。"无传箭"可能是在说战争的结束,箭矢不再飞扬,但也可能暗含着时间流逝、往事如烟的感慨。

"客路泥深亦著鞭"则写出了行走在泥泞道路上的艰辛,诗人可能是出于某种不得已的情况下踏上了这条不易之路。"三月聚粮岂容易"中的"三月"常指春末或初夏,这里可能是在说农事的繁重和不易,"聚粮"则是对收成后的果实进行储存。

最后一句"临风殊觉意茫然"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秋风时的心境,"意茫然"四字传递出一种迷惘和无从着手的感觉,或许是在表达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节下的个人体验与情感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