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公择之归兼怀子崧三首(其一)
宋 · 赵蕃
曾因避仇去,竟作倦游归。
梅蕊经青眼,缁尘染素衣。
湖山新有得,岁月旧成非。
小定能来否,柴关夜启扉。
梅蕊经青眼,缁尘染素衣。
湖山新有得,岁月旧成非。
小定能来否,柴关夜启扉。
注释
曾:曾经。避仇:躲避仇敌。
去:离开。
竟:竟然。
作:成为。
倦游:疲惫的旅行。
归:回归。
梅蕊:梅花的花蕊。
青眼:欣赏,喜爱。
缁尘:黑色的尘埃,比喻世俗的污垢。
素衣:白色的衣物。
湖山:湖光山色。
新有得:新的感悟或收获。
岁月:时光。
旧成非:一切都已改变。
小定:短暂的休息或聚会。
能来否:能否前来。
柴关:用柴木做成的简陋门。
夜启扉:在夜晚打开门扉。
翻译
曾经为了躲避仇敌离开,如今却疲惫地回归故乡。梅花的清香曾让我眼前一亮,但尘世的纷扰已让白衫染上污渍。
在湖光山色中我有了新的感悟,时光荏苒,一切已非昔日。
你能否前来小坐,我在夜晚打开柴门等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喜公择之归兼怀子崧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个人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以及对时光变迁的感慨。首联“曾因避仇去,竟作倦游归”描绘了诗人曾经为了躲避仇怨而远行,如今疲惫归来的情景,流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回归之情。
颔联“梅蕊经青眼,缁尘染素衣”运用了比喻,将友人的归来比作梅花得到欣赏(青眼),暗示了友人备受期待和珍视;而自己则因长期在外,衣衫已染上尘埃(缁尘),形象地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叹。
颈联“湖山新有得,岁月旧成非”进一步抒发感慨,湖光山色虽然依旧,但人事已非,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触油然而生。
尾联“小定能来否,柴关夜启扉”以询问友人是否能前来相聚的方式,表达了对重逢的期盼,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独处时的寂寥,期待着夜晚有人敲门,带来友人的消息。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个人经历与眼前景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转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