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仲威文藁
宋 · 刘克庄
熟读执事文,恍如入宝山。
瑰异千万种,一一无可删。
瑶草既俯拾,珠树亦仰攀。
美玉不知数,照映穹壤间。
大者中圭瓒,小者堪佩环。
居然郊庙器,胡为委荆菅。
嗟余颇识宝,对之清涕潸。
携寘蔀屋内,虹气惊市阛。
常恐阳虎辈,窃去亡繇还。
何当变姓名,袖出函谷关。
瑰异千万种,一一无可删。
瑶草既俯拾,珠树亦仰攀。
美玉不知数,照映穹壤间。
大者中圭瓒,小者堪佩环。
居然郊庙器,胡为委荆菅。
嗟余颇识宝,对之清涕潸。
携寘蔀屋内,虹气惊市阛。
常恐阳虎辈,窃去亡繇还。
何当变姓名,袖出函谷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熟读:反复阅读。执事文:典章文书。
恍如:仿佛。
宝山:满是珍宝的地方。
瑰异:奇异珍贵。
无可删:不可或缺。
瑶草:极珍贵的草。
珠树:比喻珍贵的事物。
美玉:极美的玉石。
穹壤间:天地之间。
大者:大的。
中圭瓒:祭祀用的玉器。
小者:小的。
堪佩环:适合做佩饰。
居然:竟然。
郊庙器:庙堂之器。
胡为:为何。
委荆菅:被弃置。
清涕:清泪。
潸:流泪的样子。
蔀屋:简陋的房屋。
虹气:光彩。
阳虎辈:贪婪的人。
窃去:偷走。
函谷关:古代关隘,象征出仕或归隐。
翻译
反复研读这些典章文书,仿佛进入满是珍宝的山峦。其中的瑰奇异宝无数,每一件都不可或缺。
像瑶草般珍贵的事物随手可得,如珠树般璀璨的也需努力攀取。
美玉多得无法计数,它们照亮了天地之间。
大的如同祭祀用的圭瓒,小的也能制成精美的佩环。
这些都是庙堂之器,为何却被弃置在荒野草丛?
我深知它们的价值,面对它们,我不禁泪流满面。
我将它们收藏在陋室之内,光彩照人,连市井间的人都为之惊叹。
常怕那些贪婪之人,会偷偷拿走,不留下任何痕迹。
何时能改换身份,带着这些宝贝走出函谷关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题目为《题胡仲威文藁》。诗中描绘了胡仲威收藏的书籍如同宝山般丰富珍贵,每一篇章都不可或缺。诗人用瑶草、珠树比喻这些书籍的珍奇与繁多,美玉则象征着知识的深邃与广博。这些宝物不仅用于装饰,更是为郊庙之器所用,显示了胡仲威不仅是个收藏家,更是一个有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诗人自叹对这些宝物有所识别,对着这些书籍流下清澈的泪水。最后,诗人表达了担忧,担心这些珍贵的知识会像阳虎一样被窃取而失去。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名字,从函谷关中袖出真知,以期留住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胡仲威丰富的藏书,更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与保护的深切关怀。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诗人强调了书籍作为文化瑰宝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对于文化责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