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盈盈三首(其三)
宋 · 王山
小巷朱桥花又春,洞房何事不归云。
二年前过曾携手,今日重来忽见坟。
香魄已飞天上去,凤箫犹似月中闻。
纵然却入襄王梦,会向阳台忆使君。
二年前过曾携手,今日重来忽见坟。
香魄已飞天上去,凤箫犹似月中闻。
纵然却入襄王梦,会向阳台忆使君。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哀愁和怀念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亡者的思念。
"小巷朱桥花又春" 一句,设定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但这种生机却与下文中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
"洞房何事不归云" 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忧郁和对逝去之人的思念,"洞房"常常象征着隐秘或幽静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私密的情感空间,或是对亡者的墓室。
"二年前过曾携手,今日重来忽见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的时光和失去亲人的哀愁。"二年前" 提到了时间的流转,而"今日重来" 则是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追寻,然而现实中却只剩下"坟",凸显了生与死的距离。
"香魄已飞天上去,凤箫犹似月中闻" 这两句诗采用了超自然的意象来表达对亡者的怀念。"香魄" 指的是逝者灵魂的美好部分,而"凤箫" 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仙乐器,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
最后两句"纵然却入襄王梦,会向阳台忆使君" 表现出诗人心中对往事的追忆和对逝者的思念之深。这里的"襄王梦" 可能是指古代某个美好的传说,而"阳台" 则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象征着与亡者共同度过时光的场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超自然意象的运用,表达了深沉的哀愁和怀念之情,是一篇富有情感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