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高常侍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都亭风拂柳丝长,握手怜君谪两乡。
三峡建瓴奔滟滪,九疑如黛望潇湘。
清江雁落裁巴字,绝巘猿啼湿楚裳。
圣主恩深霄汉上,忍令双鹄久摧藏。
三峡建瓴奔滟滪,九疑如黛望潇湘。
清江雁落裁巴字,绝巘猿啼湿楚裳。
圣主恩深霄汉上,忍令双鹄久摧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分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首联“都亭风拂柳丝长,握手怜君谪两乡”以自然景色衬托离别之情,春风轻拂柳枝,仿佛在诉说离别的哀伤,诗人与友人紧紧相握,怜惜对方被贬谪至遥远的地方。颔联“三峡建瓴奔滟滪,九疑如黛望潇湘”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友人前往贬谪地途中的艰难险阻,三峡水流湍急,如同奔腾的巨浪,九疑山如黛色一般,遥望潇湘,充满了未知与忧郁。
颈联“清江雁落裁巴字,绝巘猿啼湿楚裳”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清江边,大雁南飞,仿佛是友人离去的象征,巴字代表了友人的名字或身份,暗示着分离的痛苦。绝壁之上,猿猴哀鸣,其声凄厉,使得楚裳(可能指友人的衣物)沾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不舍。
尾联“圣主恩深霄汉上,忍令双鹄久摧藏”则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朝廷政策的反思。圣主的恩德虽深,但为何要让两位才华横溢的官员遭受贬谪之苦?诗人难以忍受这种局面,希望朝廷能够体恤人才,避免贤能长久地遭受压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贬谪的深深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