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沈千秋虞部招饮净兰寺得平风二韵(其二)赏析

沈千秋虞部招饮净兰寺得平风二韵(其二)

明 · 韩上桂
芦荻萧萧弄晚风,江南胜事俨相同。
桥当断岸残霞外,人在寒流一镜中。
安国赋成聊避罚,沈郎诗瘦转能工。
分题尽属名时彦,千载兰亭肯独雄。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卷。首句“芦荻萧萧弄晚风”以芦苇在晚风中的摇曳起舞,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江南胜事俨相同”,点明了江南美景的普遍与独特,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江南风光图中。

“桥当断岸残霞外,人在寒流一镜中”两句,通过桥、断岸、残霞、寒流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的画面。桥横跨于断岸之上,夕阳余晖映照在水面,人影倒映其中,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景象。这里运用了“一镜”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水面如镜的清澈与平静,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安国赋成聊避罚,沈郎诗瘦转能工”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安国和沈郎分别指代古代的文人,他们通过文学创作来逃避惩罚或表达内心的情感。这里的“诗瘦”既是对沈郎才华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我评价,即作品虽简练却能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最后,“分题尽属名时彦,千载兰亭肯独雄”两句,将话题引向了古代著名的书法集会——兰亭雅集。诗人认为,虽然自己身处的时代不同,但与兰亭雅集的文人相比,自己也能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不会逊色于古人。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信心,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历史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自信与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