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四月廿五日余偕侍禦刘朋节于仲才都事袁彦祥饮于秋官赵有年第时莲花盛开比他处之最先者因名曰瑞莲遂相与联句四首(其四)赏析

四月廿五日余偕侍禦刘朋节于仲才都事袁彦祥饮于秋官赵有年第时莲花盛开比他处之最先者因名曰瑞莲遂相与联句四首(其四)

明 · 江源
谁移仙种自濂溪,几朵红妆出水齐。
帘幕风来香远近,阑干月上影高低。
但教有酒供清赏,不怕无诗入品题。
幸际升平又公暇,何妨归去醉如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四月二十五日与友人一同欣赏莲花盛开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谁移仙种自濂溪”,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莲花来源的赞叹,仿佛是仙人从濂溪(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故乡,以莲花著称)移植而来,赋予了莲花不凡的气质。接下来,“几朵红妆出水齐”描绘了莲花在水中绽放的美丽景象,如同几位身着红衣的女子并肩站立,既生动又富有诗意。

“帘幕风来香远近,阑干月上影高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氛围。微风吹过帘幕,带来了莲花的香气,让人感受到清新与宁静;月光洒在栏杆上,莲花的影子在地面上时高时低,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但教有酒供清赏,不怕无诗入品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态度,只要有美酒相伴,就能尽情享受这份清雅的乐趣,即使没有即兴创作的诗句,也无妨。

最后,“幸际升平又公暇,何妨归去醉如泥”则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盛世和闲暇时光的珍惜,即便醉酒归家,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快乐,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