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翁山归自雁门相见有诗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踟蹰城西隅,北风吹我寒。
不惜风吹寒,为君故流连。
人生知几何,一别逾五年。
居者忽复过,行者良险艰。
崔嵬上太华,纵横穷九边。
文章配道义,所适生飞翰。
俱为憔悴人,独有好形颜。
与君同心言,自喻金石坚。
两木倘相摩,朱火然其间。
无为垂空文,千秋期不刊。
不惜风吹寒,为君故流连。
人生知几何,一别逾五年。
居者忽复过,行者良险艰。
崔嵬上太华,纵横穷九边。
文章配道义,所适生飞翰。
俱为憔悴人,独有好形颜。
与君同心言,自喻金石坚。
两木倘相摩,朱火然其间。
无为垂空文,千秋期不刊。
鉴赏
这首诗是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屈翁山归自雁门相见有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踟蹰城西隅,北风吹我寒”描绘了诗人站在城西角落,北风凛冽,寒气逼人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绪。接着,“不惜风吹寒,为君故流连”一句,诗人不顾寒冷,留连忘返,只为陪伴友人,表现了深厚的友情。
“人生知几何,一别逾五年”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友人分别已有五年之久,感叹人生短暂。接下来,“居者忽复过,行者良险艰”则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崔嵬上太华,纵横穷九边”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友人远行的壮志豪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勇敢追求理想的敬佩。“文章配道义,所适生飞翰”赞扬了友人以文章承载道义,追求理想的精神。
“俱为憔悴人,独有好形颜”对比了诗人与友人的外貌,虽然都已憔悴,但友人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形象,暗示了友人内在精神的坚韧与美好。
“与君同心言,自喻金石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如同金石般坚固,即使历经风雨,友谊也不会改变。“两木倘相摩,朱火然其间”运用比喻,形容友情如同两木相互摩擦,产生温暖的火焰,象征着友情的炽热与持久。
最后,“无为垂空文,千秋期不刊”表达了诗人希望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成为永恒的见证,强调了诗歌的价值与意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