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然孤照更洞彻,炯如月白垂秋旻
出处:《题和仲兄碧鲜轩》
宋 · 刘才邵
竹轩居士全天真,胸中不著纤毫尘。
泠然孤照更洞彻,炯如月白垂秋旻。
纷纷俗物不到眼,但延修竹为佳宾。
一谈不交意且喻,真契岂复烦云云。
清风高节自相许,爽气晓接西山云。
一般奇绝静中觉,细香风过时时闻。
端能令人看不足,乘兴数来还更新。
欲扫寒梢挂高壁,不惜画材无此人。
嫦娥却解窥窗户,时与此君传喜神。
泠然孤照更洞彻,炯如月白垂秋旻。
纷纷俗物不到眼,但延修竹为佳宾。
一谈不交意且喻,真契岂复烦云云。
清风高节自相许,爽气晓接西山云。
一般奇绝静中觉,细香风过时时闻。
端能令人看不足,乘兴数来还更新。
欲扫寒梢挂高壁,不惜画材无此人。
嫦娥却解窥窗户,时与此君传喜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竹轩居士的高洁形象与他所居住的碧鲜轩环境的清幽雅致。诗中以“竹轩居士全天真,胸中不著纤毫尘”开篇,直接点明了居士的纯净本性,胸无杂念,如同竹子般高洁。接着,“泠然孤照更洞彻,炯如月白垂秋旻”两句,通过光影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居士内心的清明与超脱。
“纷纷俗物不到眼,但延修竹为佳宾”则展现了居士对世俗的淡泊,将修竹视为知己,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追求。接下来,“一谈不交意且喻,真契岂复烦云云”表明了居士与人交往的真诚与深意,无需过多言语,心灵的契合便已足够。
“清风高节自相许,爽气晓接西山云”描绘了居士生活环境的清风徐来,高洁如山云,进一步强化了其人格的高尚与环境的清雅。最后,“一般奇绝静中觉,细香风过时时闻”则通过细腻的嗅觉体验,表现了居士在静谧中感受到的非凡之美,以及这种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涌现。
整首诗通过对竹轩居士及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人格魅力与清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美好品质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