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徽有底多头面,费得微之尔许才
出处:《比红儿诗 其五十六》
唐 · 罗虬
一首长歌万恨来,惹愁漂泊水难回。
崔徽有底多头面,费得微之尔许才。
崔徽有底多头面,费得微之尔许才。
注释
长歌:长篇诗歌。万恨:无数的忧愁。
惹:引起。
漂泊:四处流浪。
水难回:比喻愁绪无法收回。
崔徽:唐代女子,此处代指人或事物。
有底:究竟有多少。
头面:面貌,这里指形象特征。
费得:耗费。
微之:元稹,唐代诗人。
尔许才:如此多的才华。
翻译
一首长歌蕴含着无尽的哀怨,引发漂泊的愁绪如同流水难以回头。崔徽究竟有多少不同的面貌,耗费了元稹如此多的才华去描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作品,属于《比红儿诗》的第五十六首。从这四句话来看,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命运。
"一首长歌万恨来,惹愁漂泊水难回。"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忧伤和无尽的哀愁。"一首长歌"指的是充满悲伤的情感表达,而"万恨来"则是这些情感如潮水般涌来,无法阻挡。"惹愁漂泊"形容诗人处于一种流离失所的状态,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宁。而"水难回"则象征着时间无法倒流,往事不能重返,这种无奈感增添了一份沉痛。
"崔徽有底多头面,费得微之尔许才。" 这两句诗则是对自己才能的自我反思。"崔徽"指的是历史上以才华著称的人物,而"有底多头面"意味着即使是这样的人才也需要一定的底蕴和宽广的胸怀。"费得微之尔许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谦,认为自己的才能微不足道,只能算是一点点而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才子和自身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才华与时代背景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