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草未谐唐律吕,菊花如忆晋衣冠
出处:《寄海安林监镇》
宋 · 宋伯仁
风摇红叶下林端,又见长淮九月寒。
诗草未谐唐律吕,菊花如忆晋衣冠。
目穷鹾灶烟初息,梦想亭沙雨未乾。
客宦有缘随处好,不须来作小场官。
诗草未谐唐律吕,菊花如忆晋衣冠。
目穷鹾灶烟初息,梦想亭沙雨未乾。
客宦有缘随处好,不须来作小场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风摇:秋风吹动。红叶:秋天的红叶。
林端:树梢。
长淮:淮河。
九月寒:九月的寒冷。
诗草:诗稿。
未谐:还未符合。
唐律吕:唐代诗歌的格律。
菊花:象征高洁。
晋衣冠:晋代的风雅。
目穷:目光尽头。
鹾灶:盐灶。
烟初息:烟雾刚刚消散。
亭沙雨:亭沙地的雨。
未乾:还未干透。
客宦:在外做官。
有缘:有缘分。
随处好:哪里都适宜。
小场官:小官职。
翻译
秋风吹动红叶从树梢落下,又见淮河九月带着寒意。诗稿还未符合唐代诗歌的格律,菊花似乎怀念着晋代的风雅。
目光尽头,盐灶的烟雾刚刚消散,想象中的亭沙雨还未干透。
在外做官如果缘分好,哪里都适宜,不必来担任小官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异乡的士人在秋天的感受和心境。开篇“风摇红叶下林端,又见长淮九月寒”两句,通过对红叶纷飞和清晨冷气的描写,营造出一个秋意浓郁、凉气袭人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孤寂与凄凉。紧接着“诗草未谐唐律吕,菊花如忆晋衣冠”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自己文学创作上的不满意。这里的“唐律吕”指的是唐代的诗歌格律,而“菊黄”则是秋天的象征,联想到古时士人的高洁气节。
中间两句“目穷鹾灶烟初息,梦想亭沙雨未乾”描绘了一种恍惚迷离的状态,“目穷”表达了诗人视线所及之处的荒凉,而“梦想”则暗示了心中的不定与无常。这里的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心灵体验。
末尾两句“客宦有缘随处好,不须来作小场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只要命运安排在何处,就能找到自在之地,无需非得去做那些琐碎的小官职。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怀旧情绪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