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总堪供赋咏,新诗不碍细雕锼
出处:《初到庐山》
宋 · 喻良能
匡庐山水甲南州,况是曾经靖节游。
眼底总堪供赋咏,新诗不碍细雕锼。
眼底总堪供赋咏,新诗不碍细雕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匡庐:指庐山。山水:自然景色。
甲:最好,第一。
南州:南方的州郡。
况是:何况是。
靖节:陶渊明的别号。
游:游览。
眼底:眼前。
总堪:总是能够。
供赋咏:供人写诗作赋。
新诗:新的诗歌。
不碍:不妨碍。
细雕锼:细致雕琢。
翻译
庐山的风景在南方州郡中最为出色,更何况我曾在这里游览过,是陶渊明(靖节先生)足迹所至的地方。眼前的景色足够用来写诗作赋,我将创作新的诗歌,不会担心过于细致地雕琢修饰。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喻良能的《初到庐山》描绘了庐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对靖节先生陶渊明的追慕之情。首句“匡庐山水甲南州”赞美庐山在江南地区风景之冠,暗示其卓越的自然之美。次句“况是曾经靖节游”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这位隐逸诗人的崇敬,以及自己能亲临此地的荣幸。
“眼底总堪供赋咏”进一步强调庐山景色丰富,足以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怀,都是极好的素材。“新诗不碍细雕锼”则表明诗人自信自己的新作,即使在细致入微的刻画上,也能与庐山的美景相得益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融合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文历史的敬仰,展现了诗人高雅的艺术追求和对庐山独特韵味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