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锡之福,奸伪亦击汝
出处:《过张王行庙》
宋 · 陆游
烈士生不遇,栖栖为旅人。
英魂死不没,凛凛为明神。
明神受帝命,庙食福我民。
牲酒何足言,压抑姑少伸。
火旱千里赤,与人下雷雨。
洚水不反壑,谈笑出平土。
善人锡之福,奸伪亦击汝。
岂若世上人,吞声气如缕。
英魂死不没,凛凛为明神。
明神受帝命,庙食福我民。
牲酒何足言,压抑姑少伸。
火旱千里赤,与人下雷雨。
洚水不反壑,谈笑出平土。
善人锡之福,奸伪亦击汝。
岂若世上人,吞声气如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烈士:指忠诚而未遇明主的英雄。栖栖:形容不安定、漂泊的样子。
凛凛:威严的样子。
庙食:在庙中供奉以祭祀。
牲酒:祭祀用的牺牲和酒。
姑少伸:暂且稍作舒展。
洚水:泛滥的洪水。
壑:山谷。
奸伪:邪恶虚伪的人。
吞声气如缕:形容声音微弱,气息奄奄。
翻译
烈士未能遇到明主,漂泊如同旅人。英雄的灵魂永不消亡,威严如明神永存。
明神奉天命,庙宇祭祀赐福于百姓。
献祭的酒怎足以表达,暂且稍稍释放你的压抑。
大火干旱遍地赤红,你降下雷雨救众生。
洪水不再回填沟壑,你在谈笑间平定大地。
善良的人会得到你的福祉,邪恶者也会遭受你的惩罚。
哪比得上世间凡人,无声无息,气息微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过张王行庙》,表达了对英雄烈士的敬仰和对他们不幸遭遇的感慨。首句“烈士生不遇,栖栖为旅人”描绘了烈士生前的坎坷命运,如同漂泊的旅人,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接着,“英魂死不没,凛凛为明神”赞美烈士死后的精神不朽,成为人们心中的守护神。
“明神受帝命,庙食福我民”进一步强调烈士的神格化,他们接受天命,庇佑百姓。然而,“牲酒何足言,压抑姑少伸”表达对烈士未能在生前得到公正对待的遗憾,认为祭祀的供品不足以表达人们的敬意,应该更多地释放他们的精神力量。
后两句“火旱千里赤,与人下雷雨。洚水不反壑,谈笑出平土”运用象征手法,说烈士的力量能驱散自然灾害,显示出他们的威猛和无所不能。最后,“善人锡之福,奸伪亦击汝”表明无论是善良的人还是邪恶的人都会受到烈士的影响,而“岂若世上人,吞声气如缕”则揭示出世人的无奈和对烈士境遇的同情,感叹他们生前的无声抗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烈士的崇敬,也是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展现了陆游鲜明的历史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