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色兼蓝紫与黄者,绝少殷红猩血鲜全文

色兼蓝紫与黄者,绝少殷红猩血鲜

出处:《杜鹃峰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浮山顶上花万千,一峰花独多杜鹃。
色兼蓝紫与黄者,绝少殷红猩血鲜
开时无叶但枝干,槎枒屈曲相钩连。
浮山旧多海底树,岂铁珊瑚风吹坚。
定知不是子规血,不然望帝成神仙。
春心已得丹砂化,蚕丛旧恨都弃捐。
谢豹亦作捣药鸟,口中长吐瑶池莲。
开多黄色得中气,与金芙蓉争光妍。
西蜀安得有此种,啼痕沾湿迷荒烟。
斑斑胭脂自太古,那能化碧沉重泉。
龙为鱼兮谁不苦,潇湘之竹同烦冤。
噫吁嘻,潇湘之竹真烦冤。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杜鹃峰作》。诗中描绘了浮山顶上的杜鹃花,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杜鹃花的色彩、形态以及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首先,诗人以“浮山顶上花万千”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浮山之巅,杜鹃花开满山,展现出繁花似锦的壮观景象。接着,“一峰花独多杜鹃”,点明了杜鹃花的独特之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既有蓝色、紫色与黄色的花朵,也有鲜艳的殷红色和猩红色,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杜鹃花的生长状态:“开时无叶但枝干,槎枒屈曲相钩连。”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杜鹃花在开放时,枝干交错,仿佛是大自然的雕塑作品,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同时,诗人还提到浮山过去曾有许多海底树木,如今却长出了杜鹃花,这一转变引发了对自然变迁的思考。

接下来,诗人通过“定知不是子规血,不然望帝成神仙”这两句,表达了对杜鹃花来源的遐想,既可能是自然界的奇迹,也可能是某种神秘力量的产物,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随后,诗人赞美杜鹃花的春心已得丹砂化,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杜鹃花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联系。

诗中还提到了“谢豹亦作捣药鸟,口中长吐瑶池莲”,这里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元素,将杜鹃花与捣药鸟、瑶池莲等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开多黄色得中气,与金芙蓉争光妍”两句,强调了杜鹃花的黄色花朵,以其独特的气质与金芙蓉相媲美,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而“西蜀安得有此种,啼痕沾湿迷荒烟”则表达了对杜鹃花在四川这种特定地理环境下生长的赞叹,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杜鹃花的独特魅力,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