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春光花一片,万千心事雨三更
出处:《道院偶成》
宋 · 叶茵
把茅为屋竹为城,柏子香销道气生。
九十春光花一片,万千心事雨三更。
连村鼍鼓相高下,断浦渔灯半灭明。
闭户和衣寻小榻,梦回犹听读书声。
九十春光花一片,万千心事雨三更。
连村鼍鼓相高下,断浦渔灯半灭明。
闭户和衣寻小榻,梦回犹听读书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茅:茅草。屋:房屋。
竹:竹子。
城:城墙。
柏子:柏树籽。
道气:道家的气息。
九十春光:九十岁的春天。
花一片:一片盛开的花朵。
万千心事:千万思绪。
雨三更:深夜的雨。
鼍鼓:鼍(tuó)鼓,古代的一种皮鼓,由鼍皮制成。
相高下:此起彼伏。
断浦:河岸。
渔灯:渔夫的灯火。
闭户:关门。
和衣:穿着衣服。
小榻:小床。
梦回:在梦中。
读书声:读书的声音。
翻译
用茅草盖屋竹子做城墙,柏树籽的香气消散,道家气息油然而生。九十岁的春天,如同一片盛开的花朵,深夜的雨中承载着千万思绪。
村庄间鼍鼓声此起彼伏,高低交错,河边的渔火半明半暗。
我关上门,穿着衣服寻找小床,梦中还能听到读书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把茅为屋竹为城,柏子香销道气生"表达了诗人用草编成屋,用竹作为围墙,享受着柏子的清香和自然界带来的生命力。"九十春光花一片,万千心事雨三更"则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情感积累,尽管岁月匆匆,但心中的思念如同夜晚的雨水,一直持续到深夜。
"连村鼍鼓相高下,断浦渔灯半灭明"描绘了乡间夜晚的宁静与寂寞,村里的鼓声此起彼伏,而湖上的渔船上的灯光在微弱中闪烁。"闭户和衣寻小榻,梦回犹听读书声"则表达了诗人退隐生活中的平淡与安宁,即便是在睡梦中也能听到自己读书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人的笔触细腻,意境深远,让人读之如同进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隐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