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死争钱忙到老,寄生作酒醉须臾
出处:《戏作谚语言桂民》
明 · 郭之奇
桂山独秀桂民粗,草履棕衣逐市沽。
叶裹槟榔双袖出,水磨豆腐万家需。
丝麻百价随时变,盐米三餐隔宿无。
拌死争钱忙到老,寄生作酒醉须臾。
叶裹槟榔双袖出,水磨豆腐万家需。
丝麻百价随时变,盐米三餐隔宿无。
拌死争钱忙到老,寄生作酒醉须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广西百姓的生活状态,以生动的口语化表达展现了当地人的生活面貌和心态。
首句“桂山独秀桂民粗”,开篇点题,以“桂山”象征广西,突出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同时通过“桂民粗”形象地描绘了广西人民朴实、粗犷的生活特点。
接着,“草履棕衣逐市沽”一句,通过穿着打扮的描述,进一步展现广西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他们穿着简朴,忙碌于市场,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勤劳。
“叶裹槟榔双袖出”描绘了槟榔在广西的普遍食用习惯,以及人们的生活细节,侧面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水磨豆腐万家需”则展示了豆腐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体现了地方特色与饮食文化。
“丝麻百价随时变,盐米三餐隔宿无”两句,通过物价的波动和食物的短缺,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生活压力,以及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担忧。
最后,“拌死争钱忙到老,寄生作酒醉须臾”两句,深刻揭示了广西人民为生计奔波劳碌,终日忙碌却难以满足基本需求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困境中寻求短暂慰藉的心态,体现了生活的无奈与苦涩。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明朝广西百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劳、朴实以及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无奈,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