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全文

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

出处:《初到洛中书怀
宋 · 司马光
三十馀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
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
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
太平触处农桑满,赢取闾阎鹤发翁。

注释

三十馀年:三十多年的时间。
劳生:辛劳的生活。
薄宦:微小的官职。
飞蓬:比喻漂泊不定。
朴忠:朴实的忠诚。
喧烦:嘈杂烦扰。
危辱:危险和羞辱。
太平:社会安定。
农桑:农业与手工业。
闾阎:民间,街巷。
鹤发翁:形容老年人白发苍苍。

翻译

我三十多年间东西奔波,劳累的生涯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
我所坚守的只有清廉和纯洁,不辜负明君的信任,以朴实忠诚为国效力。
早早避开纷扰,这是明智的选择,未曾遭遇危险羞辱,正好在此时成就功业。
在太平盛世,到处都是农耕与纺织的繁荣景象,我希望能成为一个安享晚年的农夫老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三十馀年来回往返于西方和东方之间,辛勤地为官,却如同飞蓬般无根。诗人在官场上保持着清白的操守,不辜负君主对他的期望,坚持朴素忠诚。这段经历后,他选择了早早脱离纷扰,避免了可能的危险和羞辱。在平静无忧的生活中,他得以收获成果。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在太平盛世里,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农桑兴旺、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老人头发斑白而悠然自得。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官场生涯的反思,展现出诗人深谋远虑、淡泊明志的人格魅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