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竹翠深迂晓旆,落梅香细袭芳筵
出处:《元日道中叠用除夕韵》
明 · 张弼
云霞晴爽岁朝天,自拟遐方寄爽篇。
丛竹翠深迂晓旆,落梅香细袭芳筵。
耕新似兆春冬熟,骄瑞无宁上下贤。
须识天恩随远诏,阳和先到日南边。
丛竹翠深迂晓旆,落梅香细袭芳筵。
耕新似兆春冬熟,骄瑞无宁上下贤。
须识天恩随远诏,阳和先到日南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道中的景象与心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首联“云霞晴爽岁朝天,自拟遐方寄爽篇”,开篇即以晴朗的天空和绚烂的云霞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氛围,诗人仿佛在远方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愉悦与期待。
颔联“丛竹翠深迂晓旆,落梅香细袭芳筵”,进一步描绘了元日道中的景色。翠绿的竹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深邃,似乎引领着行进的队伍;而落梅的香气则悄悄弥漫在宴席之上,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温馨。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颈联“耕新似兆春冬熟,骄瑞无宁上下贤”,转而关注农事与祥瑞。耕作的新景象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如同春冬交替之际的自然规律;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上天赐予的祥瑞的敬畏之情,认为这不仅是对个人的恩惠,也是对整个社会的福祉。这一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尾联“须识天恩随远诏,阳和先到日南边”,收束全诗,强调了对天恩的理解与感激。诗人认为,天恩不仅遍及四方,更会首先惠及最需要的地方——日南边,即南方偏远之地。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社会公正与公平的呼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正义与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渴望,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思想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