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忆西岩道人语,杖藜乘兴得幽寻
出处:《自定林过西庵》
宋 · 王安石
午鸡声不到禅林,柏子烟中静拥衾。
忽忆西岩道人语,杖藜乘兴得幽寻。
忽忆西岩道人语,杖藜乘兴得幽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午鸡:指中午的公鸡叫声。禅林:佛教修行者的居所。
柏子烟:柏树籽燃烧产生的烟,古代常用作熏香。
静拥衾:静静地躺在被窝里。
忽忆:忽然想起。
西岩道人:住在西岩的道士。
杖藜:拄着手杖。
乘兴:兴致勃勃。
幽寻:幽深的探索或寻找。
翻译
中午时分,禅林中听不到公鸡啼鸣,在柏树籽燃烧的烟雾中,我静静地拥着被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开篇“午鸡声不到禅林,柏子烟中静拥衾”两句,通过午后鸡鸣声未及的宁静禅林,以及柏树果实在轻烟中散发出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安详、隐逸的氛围。诗人似乎沉浸于这片刻的平和与安宁之中。
接着“忽忆西岩道人语”一句,诗人突然想起了西边山岩中某个道人的话语,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也反映出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最后,“杖藜乘兴得幽寻”两字,则表达了诗人手持拐杖,随着情绪的起伏,去探索那些隐秘而美好的地方。这一行不仅描写了行走之乐,也传递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探索。
整首诗以平淡的笔墨勾勒出一个既宁静又充满哲思的意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心灵状态,以及对生命深层次追求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