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暑退飞来雁,江渚秋深老白蘋
出处:《送樊参政归闽》
明 · 曹义
薇垣佐政几经春,烨烨声名播八闽。
北上喜看书最考,南还重见沐恩新。
都门暑退飞来雁,江渚秋深老白蘋。
到日公馀应有忆,诗成好寄玉堂人。
北上喜看书最考,南还重见沐恩新。
都门暑退飞来雁,江渚秋深老白蘋。
到日公馀应有忆,诗成好寄玉堂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义所作的《送樊参政归闽》。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樊参政即将返回福建的深情送别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政绩与品德的高度赞扬。
首联“薇垣佐政几经春,烨烨声名播八闽”,以“薇垣”代指官署,赞美樊参政在官府辅佐政务多年,其卓越的政绩和光辉的名声已经传遍福建各地。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薇垣”暗喻官府,“烨烨声名”则直接表达了对樊参政政绩的赞誉。
颔联“北上喜看书最考,南还重见沐恩新”,描述了樊参政北上时的喜悦,以及他再次回到南方时受到的恩惠。这里的“书最考”可能指的是考试或考核,暗示了樊参政在北上的过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或表现。而“南还重见沐恩新”则表达了他对南方故土的眷恋和再次得到恩遇的欣喜。
颈联“都门暑退飞来雁,江渚秋深老白蘋”,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暑气消退,雁群南飞,江边芦苇渐老,这些意象既描绘了季节更替的景象,也隐含了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雁群南飞象征着友人的离去,而江边的老白蘋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
尾联“到日公馀应有忆,诗成好寄玉堂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思念之情。在友人到达目的地后,希望他在闲暇之余能想起这段友情,并将思念之情通过诗歌的形式寄给对方。这里的“玉堂人”可能是指友人在福建的同僚或知交,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归途的牵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樊参政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政绩的肯定,同时也传达了离别之际的感慨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