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阅尽不肯笄,素螺头立鬓不丝
出处:《咏丫头岩》
宋 · 李曾伯
我尝采石山头见蛾眉,且看浓妆淡抹两湖宜。
何物老妪生此儿,又睹双髻尤为奇。
五丁刻画盘古时,黛绿常假山灵施。
春风阅尽不肯笄,素螺头立鬓不丝。
梳云沐雨容为谁,相逢婉娈是似之。
古今知几经品题,我困暑役何能诗。
祗疑前山月鉴故半亏,嫦娥妒吝耶焉知非。
何物老妪生此儿,又睹双髻尤为奇。
五丁刻画盘古时,黛绿常假山灵施。
春风阅尽不肯笄,素螺头立鬓不丝。
梳云沐雨容为谁,相逢婉娈是似之。
古今知几经品题,我困暑役何能诗。
祗疑前山月鉴故半亏,嫦娥妒吝耶焉知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浓妆淡抹:形容景色或女子妆容的丰富多彩。
双髻:古代女子的两个发髻。
五丁:传说中的五个大力士。
黛绿:青黑色,形容山色。
素螺:比喻女子的秀发。
婉娈:形容女子温婉可爱。
暑役:炎热的劳作。
鉴:镜子,这里指月亮。
嫦娥:月宫仙女。
翻译
我曾在石山上见过如蛾眉般的美景,无论是浓妆还是淡抹,两湖都恰到好处。什么样的老妇人能孕育出这样的女儿,再看那双发髻,更是奇特无比。
这美如同五丁开山的神话时代,翠绿的山色仿佛借用了山灵的灵气。
春风吹过,她仍未束发,像素螺般秀发披肩,鬓发如丝般柔顺。
她的美丽容颜为谁而梳妆打扮,遇见她的人无不被她的婉约所吸引。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赞美过她的风采,但我因酷暑劳役,诗兴全无。
只怀疑是前山的月亮故意留下半轮,是嫦娥嫉妒她的美,又怎能知道真相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在石山之巅见到蛾眉峰,其间浓妆淡抹,显示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巧夺天工。诗中提及“老妪”生育了这样的美景,让人惊叹不已。双髻之奇,更是山灵鬼斧的杰作。
通过五丁刻画盘古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崇拜与赞美。而黛绿常假山灵施,则是在强调大自然的神秘力量和创造力。春风吹拂,一切繁华尽去,却不肯被束缚,素螺头立鬓,不需丝线点缀,这些形象都在传达着大自然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
梳云沐雨容,是为谁所展现?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山水间的意境,似乎是特地为相逢而来的人展示其婉约之美。全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今诗篇的认知与自谦,他在酷热中难以写出佳作。
至于“祗疑前山月鉴故半亏”,则是在质疑月亮是否曾照见过这前方之山,让嫦娥也为此而感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自己才华不足的自谦,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