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双帆大海滨,玺书遥夜出枫宸
明 · 胡应麟
明发双帆大海滨,玺书遥夜出枫宸。
关中乍拟徵黄霸,河内重看借寇恂。
君子六千初仗钺,生徒四百竞攀轮。
犹闻仆射花溪上,竟日茅堂话隐沦。
关中乍拟徵黄霸,河内重看借寇恂。
君子六千初仗钺,生徒四百竞攀轮。
犹闻仆射花溪上,竟日茅堂话隐沦。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睿智的父亲在西江升迁之际,又因台疏挽留而决定将大观察移至会稽三郡,以兴文教之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父亲对文教事业的热忱与执着。
首句“明发双帆大海滨”,以海上的双帆起笔,象征着父亲即将启程前往远方,寓意深远。接着,“玺书遥夜出枫宸”一句,以“玺书”和“枫宸”点明了父亲身份的尊贵以及此行的重要意义,同时暗含夜晚的遥望,增添了几分离别的愁绪。
“关中乍拟徵黄霸,河内重看借寇恂”两句,运用典故,将父亲比作历史上的贤臣黄霸和寇恂,表达了对其治国理政才能的高度赞誉,同时也暗示了父亲将再次施展才华,为地方兴文教、谋福祉。
“君子六千初仗钺,生徒四百竞攀轮”描绘了父亲初到任地,即受到六千君子的拥戴和四百学子的热烈欢迎,形象地展示了其深受爱戴和尊敬的形象。
最后一句“犹闻仆射花溪上,竟日茅堂话隐沦”则以花溪和茅堂为背景,想象父亲在闲暇之时与隐士交谈的情景,既体现了父亲对文雅生活的追求,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世无争的淡泊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以及对文教事业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蕴含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