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有恨论年别,旅雁无情计日归
出处:《初春遣兴》
宋 · 陆游
闲愁长与病相依,晨起梳头感发稀。
春事鼎来风更恶,晨光已满雪犹飞。
江梅有恨论年别,旅雁无情计日归。
剩欲湖边踏青去,凭谁为解乱书围。
春事鼎来风更恶,晨光已满雪犹飞。
江梅有恨论年别,旅雁无情计日归。
剩欲湖边踏青去,凭谁为解乱书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闲愁:指因空闲而生出的忧愁。病:指身体上的疾病。
晨起:早晨起床。
发稀:头发稀疏。
春事:春天的景象或活动。
鼎来:形容事物繁盛。
风更恶:风势更加猛烈。
晨光已满:早晨的阳光已经充足。
江梅:江边的梅花。
论年别:因每年的分离而感到遗憾。
旅雁:迁徙的雁。
计日归:按照日期计算着回归。
踏青:春天到郊外游玩。
乱书围:纷乱的思绪或堆积的书籍。
翻译
闲散的忧虑总是伴随着疾病,早晨起来梳头发现头发稀疏。春天的事情正繁盛,但风却更加猛烈,早晨阳光照亮大地,雪花仍在飘飞。
江边的梅花含着遗憾,因为每年的分别,旅行的大雁无情感,只按日子计算着回归。
我只想去湖边踏青,但谁能帮我解开纷乱的思绪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春遣兴》,描绘了诗人早春时节的闲愁和身体状况。首句“闲愁长与病相依”,表达了诗人因病而滋生的无尽闲愁,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次句“晨起梳头感发稀”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揭示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感慨。
接下来,“春事鼎来风更恶,晨光已满雪犹飞”描绘了春天本应生机盎然,但恶劣的天气却使得景象凄冷,春雪纷飞,与诗人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江梅有恨论年别”表达对时光流逝的哀怨,梅花虽美,但独自开放,无人欣赏,如同诗人远离家乡,孤寂无依。
“旅雁无情计日归”以大雁南飞,按时节归巢,反衬出诗人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最后一句“剩欲湖边踏青去,凭谁为解乱书围”流露出诗人想要暂忘烦忧,到湖边散步的愿望,然而又感叹无人能理解他的内心纷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初春时节的愁绪和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陆游诗歌中常见的家国之思和个人命运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