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须白玉漱寒水,更借落月倾金盆
出处:《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 其一》
宋 · 李之仪
风波末路方奔屯,屹然不动谁如尊。
岂知胸中皦十日,顾盼不接无重昏。
东观海市俯弱水,南登赤壁凌江村。
斯文未丧天岂远,出没狐鼠徒千门。
纶巾羽扇晚自得,已闻漠北几亡魂。
由来好趣入造化,地灵特出云涛根。
生平到处苦再历,隐隐似有屐齿痕。
玻璃镜里万象发,金粟堂中千偈论。
会须白玉漱寒水,更借落月倾金盆。
咄嗟菱溪成底物,混沌空夸窍凿存。
岂知胸中皦十日,顾盼不接无重昏。
东观海市俯弱水,南登赤壁凌江村。
斯文未丧天岂远,出没狐鼠徒千门。
纶巾羽扇晚自得,已闻漠北几亡魂。
由来好趣入造化,地灵特出云涛根。
生平到处苦再历,隐隐似有屐齿痕。
玻璃镜里万象发,金粟堂中千偈论。
会须白玉漱寒水,更借落月倾金盆。
咄嗟菱溪成底物,混沌空夸窍凿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创作的《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其一)》。诗中以雪浪石为载体,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风波末路方奔屯,屹然不动谁如尊”以风浪中的舟船比喻人生之路的艰难,而“屹然不动谁如尊”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与从容。接下来,“岂知胸中皦十日,顾盼不接无重昏”两句,通过内心的光明与外界的黑暗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智慧。
“东观海市俯弱水,南登赤壁凌江村”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壮丽景象,既有海市蜃楼的虚幻,又有赤壁之战的历史场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斯文未丧天岂远,出没狐鼠徒千门”则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认为真正的文明不会因一时的衰败而消失。
“纶巾羽扇晚自得,已闻漠北几亡魂”通过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勇气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由来好趣入造化,地灵特出云涛根”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生平到处苦再历,隐隐似有屐齿痕”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生活痕迹的珍视。“玻璃镜里万象发,金粟堂中千偈论”则通过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洞察与对佛法的深入探讨。
最后,“会须白玉漱寒水,更借落月倾金盆”表达了诗人对纯净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咄嗟菱溪成底物,混沌空夸窍凿存”则以菱溪为例,讽刺了那些徒有其表、缺乏实质的人或事物。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