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庐墓冥当鉴,付托楹书梦竟空
出处:《补挽张君培师》
清 · 王季珠
列公门下四科同,政事文章造就工。
向以清寒为乐境,转于笑语度春风。
表扬庐墓冥当鉴,付托楹书梦竟空。
一束生刍未及奠,痛瞻杖履画图中。
向以清寒为乐境,转于笑语度春风。
表扬庐墓冥当鉴,付托楹书梦竟空。
一束生刍未及奠,痛瞻杖履画图中。
鉴赏
此诗《补挽张君培师》由清代诗人王季珠所作,通过描绘与张君在政事与文章上的共同成就,以及对其逝世后的哀思之情,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怀念。
首联“列公门下四科同,政事文章造就工”,开篇即点明张君在政治事务与文学创作上均有卓越成就,与诸多贤士并肩,共同成长。这里不仅赞扬了张君的才华,也暗示了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颔联“向以清寒为乐境,转于笑语度春风”,进一步描绘了张君的生活态度与人格魅力。他虽身处清贫,却能从中寻得乐趣;在与人交往时,更是以轻松愉快的态度面对生活,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颈联“表扬庐墓冥当鉴,付托楹书梦竟空”,表达了对张君逝世的哀悼之情。庐墓,指墓旁的房屋,常用于守丧或祭祀之用。这里提到“表扬庐墓”,可能是指张君去世后,人们在庐墓前的纪念活动。而“冥当鉴”则可能暗含着对张君品德与智慧的追忆与评价。后半句“付托楹书梦竟空”则表达了对张君著作未能完成的遗憾,以及对其精神与智慧的深深怀念。
尾联“一束生刍未及奠,痛瞻杖履画图中”,最后以生动的细节收尾。生刍,古代祭品之一,此处象征对逝者的悼念。诗人未能亲自为张君献上祭品,只能在心中怀念,通过想象张君生前的形象(杖履,指老人行走的拐杖与鞋子),表达出深深的哀思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君生平的回顾与逝世后的哀悼,展现了对逝者才华、品德与精神的深切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亲临现场悼念的遗憾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