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养恶齿马,实坐贫失身
出处:《览古四十二首》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任安与田仁,同仕将军门。
厮养恶齿马,实坐贫失身。
发愤骑奴席,拔刃徒自分。
不会赵少府,何时别奴群。
乃知圣贤仕,端不与贱贫。
厮养恶齿马,实坐贫失身。
发愤骑奴席,拔刃徒自分。
不会赵少府,何时别奴群。
乃知圣贤仕,端不与贱贫。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览古四十二首》中的第十首。诗中讲述了任安和田仁两位官员的经历,他们曾一同在将军门下任职,但因贫穷而陷入困境。任安愤慨之下,甚至骑着仆人的席子发泄,拔刀自省,表示不愿再与奴仆为伍。他没有得到赵少府的理解,却表达了对仕途的看法:真正的圣贤之士是不会被贫贱所束缚的。
诗的主题围绕着贫贱与仕途的尊严,通过任安和田仁的故事,揭示了古代士人对于清高和人格尊严的坚守,以及对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思。杨维桢以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人生境遇和社会价值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