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长为石氏千秋事,未死真珠十斛身全文

长为石氏千秋事,未死真珠十斛身

出处:《绿珠井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寒泉终古白粼粼,饮水能令出丽人。
梁女自归金谷日,蛮花都让绿萝春。
长为石氏千秋事,未死真珠十斛身
吹笛当时多弟子,有谁相殉落花尘。

鉴赏

这首诗《绿珠井(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绿珠井”的描绘,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绿珠的哀思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绿珠的美丽与悲剧命运。

首句“寒泉终古白粼粼”,以“寒泉”起笔,描绘了一幅清澈见底、永恒不变的画面,暗喻绿珠纯洁无瑕的品质。接着,“饮水能令出丽人”一句,巧妙地将绿珠与泉水联系起来,暗示绿珠如同清泉一般,纯净而美丽,引出了下文对绿珠形象的进一步描绘。

“梁女自归金谷日,蛮花都让绿萝春。”这两句通过对比,将绿珠与金谷园的繁华景象相联系,同时以“蛮花”与“绿萝”来衬托绿珠的美丽,强调了她的独特魅力。金谷园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此处借指绿珠生活的奢华环境,而“蛮花”与“绿萝”则代表了自然界的美好,通过对比突出了绿珠的出众。

“长为石氏千秋事,未死真珠十斛身。”这两句揭示了绿珠与石崇之间的故事,石崇为了得到绿珠,不惜花费重金,最终却因权势之争导致绿珠的悲剧命运。诗句中的“千秋事”和“真珠十斛身”不仅描绘了绿珠的身价之高,也暗示了她命运的凄凉。

最后,“吹笛当时多弟子,有谁相殉落花尘。”这两句表达了对绿珠命运的感慨。在绿珠生活的那个时代,可能有许多人为她吹奏过笛子,但当她陨落时,又有谁能与她一同化为尘土,共同承受那份悲痛呢?这句诗以“落花尘”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绿珠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以及她死后无人相伴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绿珠形象的塑造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古代女子的深切同情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权力斗争、人性悲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