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州废垒八九里,楚子古藏三四茔
出处:《当阳道间 其二》
宋 · 刘子寰
陵坡杳杳路如绳,缓逐杨花信马行。
芳树晚馀红点缀,乱山春入翠纵横。
平州废垒八九里,楚子古藏三四茔。
宇宙不能无变灭,世间修饰欲何成。
芳树晚馀红点缀,乱山春入翠纵横。
平州废垒八九里,楚子古藏三四茔。
宇宙不能无变灭,世间修饰欲何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当阳道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以及对宇宙变迁的感慨。
首联“陵坡杳杳路如绳,缓逐杨花信马行”,以“陵坡”、“杳杳”、“路如绳”描绘出山路蜿蜒曲折,仿佛一条细线延伸至远方,而“缓逐杨花”则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地随着飘落的杨花前行,营造了一种宁静悠然的氛围。
颔联“芳树晚馀红点缀,乱山春入翠纵横”,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傍晚时分,树木上残留的红色花朵点缀在绿色的枝叶间,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而远处的群山则在春色的映衬下呈现出一片翠绿,层次分明,纵横交错,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颈联“平州废垒八九里,楚子古藏三四茔”,转而描述了诗人所经过的平州地区,这里有着废弃的城墙和古代墓葬,历史的痕迹清晰可见,引发了对过往岁月的思考。
尾联“宇宙不能无变灭,世间修饰欲何成”,诗人在此抒发了对宇宙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认为即使是世间最精心的修饰也无法阻止事物的更替与消亡,表达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对历史遗迹的描绘,结合对宇宙与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