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彼不见泰山,政以鹿斯逐全文

彼不见泰山,政以鹿斯逐

宋 · 王柏
平生景风操,慷慨怀赋竹。
恨无百亩地,相与种黄独。
只有满架书,可寄千古目。
何敢偭规矩,周容竞追曲。
彼不见泰山,政以鹿斯逐
子酌芝山泉,天运两回复。
应感鹤鸣章,聊以石攻玉。
迁乔岂不佳,岁寒须入谷。
天地何方圆,吾将叩归鹄。

注释

景风:高尚的节操。
赋竹:比喻高尚的志向。
黄独:一种象征高洁的植物。
偭规矩:违背准则。
周容:迎合世俗。
鹿斯逐:比喻眼前的小利。
芝山泉:象征高洁的水源。
鹤鸣章:仙鹤的叫声,寓意高洁。
石攻玉:用石头磨砺自己,提升品质。
迁乔:升迁。
岁寒须入谷:寒冬时节需经历磨炼。
归鹄:回归的本心或目标。

翻译

一生秉持高尚节操,胸怀抱负如同竹林之志。
遗憾没有大片土地,能共同种植象征高洁的黄独。
唯有满架书籍,可以寄托永恒的目光。
怎敢违背准则,只求迎合世俗而放弃正直。
他们看不见巍峨的泰山,只追逐眼前如鹿般的利益。
你饮用芝山的泉水,命运轮回两次显现。
应当感受仙鹤的鸣叫,用石头磨砺自我提升。
升迁固然美好,但寒冬时节也需深入山谷磨炼。
天地为何方,我将追寻回归自然的本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柏的作品,名为《和立斋书怀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与深沉情感。

“平生景风操,慷慨怀赋竹。”诗人自述一向崇尚高雅的情操,对于赋诗颇为留心,其中“慷慨”表达了一种坦率真挚的情怀,而“怀赋竹”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

“恨无百亩地,相与种黄独。”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但又感到自己无法拥有这样一片土地去种植黄菊花,这也反映出诗人的某种无奈和渴望。

“只有满架书, 可寄千古目。”诗人虽然没有田地,却有满架的书籍,这些书籍就像是能够传承给后世的眼睛,可以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被时间所埋没。

“何敢偭规矩,周容竞追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希望自己能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以便与古人媲美。

“彼不见泰山,政以鹿斯逐。”此处借用了孔子“不知泰山”和“追兔”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挑战时的坚持与勇气。

“子酌芝山泉,天运两回复。”这里“子酌芝山泉”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格,而“天运两回复”则是希望能够在动荡的人生旅途中找到归宿。

“应感鹤鸣章,聊以石攻玉。”鹤鸣章指的是古代贤人之言,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先贤教诲的感激,以及通过不断磨砺自我来提升自己的决心。

“迁乔岂不佳,岁寒须入谷。”这两句则是说到诗人对于仕途的态度,即使遭遇挫折和困难,也要勇往直前,就像树木在严冬时节更应该深入山谷中生长。

“天地何方圆,吾将叩归鹄。”最后,诗人提出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宇宙的究竟,而后表达了自己寻找生命真谛的决心,即使整个世界都是不确定和混沌的,但我也要追求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书籍、古代圣贤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崇高的情操、深厚的学养以及坚定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