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窗弥望猗猗竹,有斐切磋琢磨足
宋 · 周必大
轩窗弥望猗猗竹,有斐切磋琢磨足。
天籁鸣风异丝木,昼夜锵金戛球玉。
碧梧空有栖凤枝,何如以实饲其儿。
扶摇下视鸿鹄陂,附翼会集夔龙池。
天籁鸣风异丝木,昼夜锵金戛球玉。
碧梧空有栖凤枝,何如以实饲其儿。
扶摇下视鸿鹄陂,附翼会集夔龙池。
注释
猗猗:形容竹子茂盛的样子。斐:这里指学问或文章的优美。
异丝木:比喻自然界的音响,如风声、木声。
鸿鹄陂:鸿鹄湖,比喻知识渊博的人才汇聚的地方。
夔龙池: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比喻优秀的人才聚集之地。
翻译
窗外满眼翠绿的竹子,相互交错如同学问的切磋琢磨。自然的声音在风中响起,如同不同材质的乐器,日夜交织出金属与玉石的乐章。
碧绿的梧桐虽有凤凰栖息的树枝,但不如用实际的果实来喂养它们。
从高处俯瞰,如同大雁聚集的湖泊,我期待着在知识的海洋中与志同道合者相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诗人周必大通过"轩窗弥望猗猗竹",展现了书房周围翠竹环绕的宁静景象,寓意着学问的繁茂与高洁。"有斐切磋琢磨足"表达了对学术研究的重视,如同竹子经过精心雕琢,逐渐成形,寓意学问的精进。
接下来的诗句"天籁鸣风异丝木",将自然界的风声比作美妙的音乐,与竹子的生长相映成趣,展现出读书人的心灵享受。"昼夜锵金戛球玉"则进一步强调了读书声的清脆悦耳,如同金属撞击和玉器相碰,富有节奏感。
"碧梧空有栖凤枝"暗含人才的闲置,凤凰虽有高贵的栖息之地,但不如实际培养后辈,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何如以实饲其儿"表达了诗人对于教育下一代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真正受益于知识的滋养。
最后两句"扶摇下视鸿鹄陂,附翼会集夔龙池",以大鹏鸟俯瞰群雁和汇集夔龙的池塘为喻,寓意学者们在书院中共同进步,像大鹏展翅般追求卓越,汇聚一堂,共享学术的繁荣。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美了竹林的清幽环境,又寓言了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