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高天兀兀,泉细日泠泠
出处:《山陵道中四首》
明 · 宗臣
路迷人屡问,路险骑常停。
折柳新能绿,看山近失青。
峰高天兀兀,泉细日泠泠。
何处无春色,吾今爱地灵。
折柳新能绿,看山近失青。
峰高天兀兀,泉细日泠泠。
何处无春色,吾今爱地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陵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热爱。首句“路迷人屡问,路险骑常停”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路的崎岖与险峻,行人和骑者都因道路的艰险而频繁询问和停留。接下来,“折柳新能绿,看山近失青”两句,通过“新绿”与“失青”的对比,不仅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也暗示了视角的变化,从远眺到接近时景色的微妙变化。
“峰高天兀兀,泉细日泠泠”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势的高耸与泉水的清澈,天空在高耸的山峰映衬下显得更加辽阔,而细流的泉水在阳光下潺潺流动,发出泠泠之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何处无春色,吾今爱地灵”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与热爱,认为无论何处都能找到春天的色彩,而他现在最为喜爱的就是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陵道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由衷的喜爱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