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标榜著,便有谤尤起
出处:《和李元叔秋怀 其二》
宋 · 綦崇礼
杜门身块坐,息念心灰死。
香火远祠庭,文书净窗几。
治剧力岂任,投闲计良是。
深惭未报恩,尚费官仓米。
吾侪晚闻道,错以名为市。
那知标榜著,便有谤尤起。
如君取已多,蚤合登贵仕。
况彼青箱业,家声在人耳。
草草脱廌冠,重升未应止。
但愿毋近名,嘉言终合指。
香火远祠庭,文书净窗几。
治剧力岂任,投闲计良是。
深惭未报恩,尚费官仓米。
吾侪晚闻道,错以名为市。
那知标榜著,便有谤尤起。
如君取已多,蚤合登贵仕。
况彼青箱业,家声在人耳。
草草脱廌冠,重升未应止。
但愿毋近名,嘉言终合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闭门独处,远离尘嚣的心境。他沉浸在静谧之中,焚香祷告,专心于书卷,似乎在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面对繁杂的政务,诗人自感力不从心,选择退隐,认为这是明智之举。然而,对于未能回报国家的恩赐,他深感愧疚,即使在闲居之时,仍需耗费公粮,这让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自责。
诗人感叹自己虽晚知大道,却误入名利之途,最终招致非议与指责。他赞扬像李元叔这样的贤者,不仅拥有丰富的学识,且名声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诗人回忆自己曾短暂地离开官场,但并未就此停止前行,而是希望未来能远离名利的束缚,让自己的言行成为他人效仿的榜样。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