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全文

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

宋 · 刘克庄
未能葱岭从初祖,也不蓬莱访洞宾。
煎凤髓须还此老,执牛耳更属何人。
笈储丹药堤防病,案设图书粉饰贫。
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

注释

未能:没有能够。
葱岭:古代中国与中亚的交通要道。
初祖:道教或佛教中的创始人。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洞宾:道教仙人吕洞宾。
煎凤髓:炼制凤凰的精髓(比喻珍贵的仙丹)。
此老:这位年长的人。
执牛耳:比喻在某领域有权威或领导地位。
何人:指代谁。
笈:古代盛放书籍或物品的竹箱。
丹药:道教或医药中的灵丹妙药。
堤防病:预防疾病。
粉饰贫:用知识或学问来掩盖贫困。
老觉:老僧。
僧:僧人。
差省事:较为轻松省心。
韩公:指韩愈,唐代文学家,这里可能借指世俗之人。
强冠巾:勉强戴上世俗的帽子(指保持官职或社会地位)。

翻译

未能跟随初祖去葱岭,也不去寻访蓬莱仙人洞宾。
炼制仙丹之事还得归功于这位长者,而谁又能接下领导的重任呢?
丹药存放在笈中以防止疾病,书籍摆满案头以掩饰贫困。
年迈后觉得做僧人较为省心,韩公何必还要勉强戴上世俗的冠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再和宿囊山三首(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隐居生活情趣的诗句。

"未能葱岭从初祖,不也蓬莱访洞宾。" 这两句表明诗人并没有像传说中的仙人那样去寻找仙境,而是选择了现实中的隐居生活,拒绝了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

"煎凤髓须还此老,执牛耳更属何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平淡的心态。"煎凤髓"是指煮制药材以求长生之意,而"执牛耳"则象征着与世隔绝,专心于自己的修炼。这里的"此老"和"何人"都指代诗人自己,强调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认同。

"笈储丹药堤防病,案设图书粉饰贫。"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用丹药来预防疾病,并通过阅读图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粉饰贫"意味着虽然生活简朴,但精神上是充实的。

"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出家做和尚的态度,以及对韩愈等文人的批评。这里的"老觉"可能是指自己或隐喻一般的隐士,而"韩公"即唐代文学家韩愈,"强冠巾"意味着勉强地去模仿别人,而非出自内心真实的愿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个人选择和精神世界的强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居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追求。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