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犹疑恋朝市,不如名作罢归园
唐 · 元稹
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
大隐犹疑恋朝市,不如名作罢归园。
大隐犹疑恋朝市,不如名作罢归园。
注释
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曾隐居东山,后出仕。潜有:暗中怀有。
东山意:指隐居东山的愿望,东山常被用作隐居的象征。
朱门:指豪门贵族,这里特指朝廷或权贵之家。
启洞门:比喻开始隐退生活,‘洞门’通常指隐士所居的山洞入口,象征隐居生活。
大隐:指虽身在朝市但仍保持隐士之心的高洁之士。
犹疑:仍然犹豫。
恋朝市:留恋朝廷和世俗生活。
不如:比不上,不如直接。
名作:以...知名,即以某种名义或身份为人所知。
罢归园:辞官归隐田园,‘罢归’指辞去官职返回故里。
翻译
谢安暗藏隐居东山的心意,已经为权贵之家打开了隐居之门。即便是大隐士仍犹豫于留恋朝廷与世俗,不如直接以辞官归隐知名为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韦居守晚岁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隐洞命予赋诗因赠绝句》。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功名利禄已经有了某种超脱的心态。他提到谢公(谢安)有归隐东山的意向,而自己则是向着权贵之门(朱门)和隐士之门(洞门)迈进。诗人自认为即使是在大隐的状态下,仍然对朝廷的繁华有一定的留恋,不如功成名就后选择归隐田园。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功名与隐逸之间挣扎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体现出作者本人的个性和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他可能已经在社会上小有成就,但仍然选择了抽身世俗,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