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瓶锡冷,傥肯访沉绵
出处:《寄泉僧真济》
宋 · 刘克庄
师邃于医者,闻诸谏议然。
若非禅性悟,必有脉书传。
药贵逢人施,方灵尅日痊。
西风瓶锡冷,傥肯访沉绵。
若非禅性悟,必有脉书传。
药贵逢人施,方灵尅日痊。
西风瓶锡冷,傥肯访沉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师邃:深入研究。医者:医生。
闻诸:听闻于。
谏议然:谏议官所说。
禅性:禅修者的悟性。
脉书:诊断和治疗的书籍。
药贵:珍贵的药物。
施:给予。
尅日痊:立即见效。
沉绵:长期患病。
翻译
他深入医学领域,这是谏议官告诉我的。如果不是禅修者的悟性,必定是凭借脉书传承。
珍贵的药物应施予病人,灵验的处方能立刻见效。
秋风吹过,药瓶锡器都已冰冷,但愿你愿意探望长期病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寄泉僧真济》。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象,通过对医药和禅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与智慧来源的思考,以及对慈善事业的赞扬。
首句“师邃于医者,闻诸谏议然”表明诗人尊崇医者的智慧,并且听闻他们的高见。这里的“医者”不仅指医疗之士,也象征着解答世间疾苦的智者。
接着,“若非禅性悟,必有脉书传”一句强调了对内在修为和外在知识的重视。诗人认为,如果不是通过禅修来获取洞察力,那么一定要依赖于古籍和经典。
“药贵逢人施,方灵尅日痊”这一部分描绘了医者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慈善行为。药物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他人,良方的神奇之处在于每天都能救治病患。
最后两句“西风瓶锡冷,傥肯访沉绵”则描写了一个秋日午后的宁静景象,诗人似乎在寻找那些隐藏在世间的智者和慈善家。这里的“西风”和“瓶锡冷”营造出一种清凉、孤寂的氛围,而“傥肯访沉绵”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与善行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医药和禅修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智慧和慈善的尊重,以及对世间真理追求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