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孟浪东西走,衰病于今耻复然
出处:《次韵荅伯饶见拉出钓》
明 · 陈献章
好共溪山结晚缘,竹枝深夜响渔椽。
风清月朗沧溟外,鱼跃鸢飞枕几边。
茶灶烟销回野艇,竹竿霜冷钓秋天。
少年孟浪东西走,衰病于今耻复然。
风清月朗沧溟外,鱼跃鸢飞枕几边。
茶灶烟销回野艇,竹竿霜冷钓秋天。
少年孟浪东西走,衰病于今耻复然。
注释
溪山:山水景色。晚缘:傍晚的约定或缘分。
竹枝:竹子的枝条。
渔椽:捕鱼用的简陋住所。
风清月朗:天气晴朗,月光皎洁。
沧溟:大海。
鱼跃鸢飞:鱼儿跳跃,鸟儿飞翔。
枕几边:近在身边。
茶灶:煮茶的小火炉。
野艇:野外的小船。
竹竿:钓鱼的竹竿。
钓秋天:在秋季垂钓。
少年孟浪:年轻时冲动鲁莽。
东西走:四处游荡。
衰病:年老体衰疾病缠身。
耻复然:感到羞耻,不再如此。
翻译
与溪山相约在傍晚时分,竹枝在深夜里敲击着渔舟。清风明月照耀着大海之外,鱼儿跳跃,鸢鸟飞翔,近在枕边。
炊烟消散后,我划着小船回归野外,手持竹竿在秋霜中垂钓。
年轻时我四处漂泊,如今衰老多病,再不愿这样放纵无度。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次韵荅伯饶见拉出钓》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垂钓图景。首句“好共溪山结晚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间傍晚时分的深深喜爱,仿佛与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接下来的“竹枝深夜响渔椽”通过深夜竹林中的声响,暗示了渔夫的生活和诗人自己的隐逸心境。
“风清月朗沧溟外”描绘了清风明月下的广阔海面,给人以辽阔而宁静的感觉。"鱼跃鸢飞枕几边"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写出了鱼儿跃动和鸟儿翱翔的自由画面,仿佛就在诗人的眼前或梦中发生。
“茶灶烟销回野艇”描述了诗人煮茶过后,乘着小舟回归自然的闲适,而“竹竿霜冷钓秋天”则进一步刻画了在秋日寒霜中垂钓的情境,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享受。
最后两句“少年孟浪东西走,衰病于今耻复然”以对比的方式,回忆起年轻时的放浪形骸,如今衰病缠身,诗人感到羞愧,流露出对过去无拘无束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以及对人生阶段变化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