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斋怜其贫,晦庵过其誉
出处:《呈尤运使袤延之五首 其四》
宋 · 赵蕃
翰墨有先达,知己仅三数。
省斋怜其贫,晦庵过其誉。
怀哉介庵老,先我骑鲸去。
公如幸教之,岂叹岁不与。
省斋怜其贫,晦庵过其誉。
怀哉介庵老,先我骑鲸去。
公如幸教之,岂叹岁不与。
注释
翰墨:书法。先达:前辈大师。
知己:知心朋友。
三数:屈指可数。
省斋:省斋先生。
怜:怜悯。
其:他。
贫:贫困。
晦庵:晦庵。
过其誉:过分称赞。
怀哉:怀念。
介庵老:介庵老人。
骑鲸:乘鲸鱼。
去:离去。
公:您。
幸教:有幸得到您的教导。
岂:怎会。
叹:感叹。
岁不与:岁月不待人。
翻译
书法中有前辈大师,知心朋友屈指可数。在省斋先生那里,他因贫困而受怜惜,晦庵则过分称赞他。
怀念那位介庵老人,他已先行乘鲸鱼般离去。
如果能得到您的教导,我怎会感叹岁月不待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写给尤运使袤延之的第五首诗中的第四首。诗中,赵蕃表达了对前辈学识深厚的敬仰,提到翰墨界的佼佼者“先达”和知己寥寥无几,其中特别提到了一位名叫“介庵老”的人,他才华横溢却已离世,令人惋惜。诗人希望如果有机会得到尤运使的教导,即使岁月不再,也绝不会感到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流露出对人才的怀念和对知识传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