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诗载歌,于以侑之
出处:《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二》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乃协良辰,维春之宜。
乃诏近弼,来汝相仪。
九门洞开,文物华辉。
声诗载歌,于以侑之。
乃诏近弼,来汝相仪。
九门洞开,文物华辉。
声诗载歌,于以侑之。
注释
乃:于是。协:配合。
良辰:好时光。
维:正值。
春之宜:春天最适宜的时候。
诏:命令。
近弼:亲近的辅佐。
来:来。
汝:你。
相仪:相伴并引导。
九门:皇宫的九个大门。
洞开:全部敞开。
文物:礼乐文物。
华辉:光彩照人。
声诗:歌声与诗歌。
载歌:伴着歌唱。
于以:用来。
侑:助兴,陪伴。
翻译
正值美好的时光,春天最为适宜。于是命令亲近的辅佐,来你身边共襄盛举。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宋代的一首宫廷礼仪诗,其语言庄重而典雅,描绘的是皇后受册宝时的盛大场面。
“乃协良辰,维春之宜。”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良辰”指吉利的时刻,而“春之宜”则暗示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这种结合表明了册封皇后的仪式恰逢其时,充满了生育与繁荣的象征意义。
“乃诏近弼,来汝相仪。” 这两句则转向具体的礼仪行动,“诏”意味着皇帝的命令,“近弼”可能指的是侍从或官员,而“来汝相仪”则表达了他们按照仪式聚集在册封现场。这里强调的是宫廷礼制的严肃和庄重。
“九门洞开,文物华辉。” 这两句描绘了皇宫大开九门的情况,“九门”通常指的是皇城或宫殿的大门,而“洞开”则意味着完全打开。同时,“文物华辉”表明了此时的场景中充满了光彩夺目的礼仪用具和装饰,体现出帝制文化的繁华与尊贵。
“声诗载歌,于以侑之。”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册封过程的总结,“声诗”可能指的是礼仪中的颂诗或赞美诗篇,“载歌”则意味着这些诗词被人们传唱。而“于以侑之”表达了一种持续和传承的意愿,希望这份荣耀和喜悦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册封皇后仪式的详细描绘,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奢华与严谨,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重视和礼制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