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育群物,衰荣迭新故
出处:《过友人墓》
明 · 周是修
天地育群物,衰荣迭新故。
苟非金石资,畴能保晨暮。
水逝不复西,叶凋长辞树。
昨日眼中人,今朝陇头墓。
永寐长夜台,无时见明曙。
感此心悲伤,彷徨以怀顾。
彭殇均朽化,何术可独固。
吾将营姹女,九转童颜驻。
鼎湖有飞龙,乘之上升去。
愿从轩辕游,复与王乔遇。
呼吸元和精,服饵玄牝素。
万期为须臾,八荒等庭户。
俯视闾门间,茫茫日尘雾。
苟非金石资,畴能保晨暮。
水逝不复西,叶凋长辞树。
昨日眼中人,今朝陇头墓。
永寐长夜台,无时见明曙。
感此心悲伤,彷徨以怀顾。
彭殇均朽化,何术可独固。
吾将营姹女,九转童颜驻。
鼎湖有飞龙,乘之上升去。
愿从轩辕游,复与王乔遇。
呼吸元和精,服饵玄牝素。
万期为须臾,八荒等庭户。
俯视闾门间,茫茫日尘雾。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过友人墓》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永恒追求的主题。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界万物的兴衰更替,如流水不回、落叶归根,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脆弱。诗人感慨昔日的朋友如今已长眠地下,感叹人生如梦,永夜难见明晓。他向往仙道,希望能修炼成仙,如彭祖长寿,与黄帝、王乔这样的仙人共游,追求长生不老。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神话元素,如“姹女”、“九转”、“鼎湖飞龙”等,寄托了对超越生死、追求永恒的理想。最后,诗人俯瞰人间,看到的是尘世的迷茫,流露出对世间纷扰的厌倦和对超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