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相识便相怜,但是花丛不回目
文君新寡乍归来,羞怨春风不能哭。
我从相识便相怜,但是花丛不回目。
去年春别湘水头,今年夏见青山曲。
迢迢远在青山上,山高水阔难容足。
愿为朝日早相暾,愿作轻风暗相触。
尔踯躅,我向通州尔幽独。
可怜今夜宿青山,何年却向青山宿。
山花渐暗月渐明,月照空山满山绿。
山空月午夜无人,何处知我颜如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紫踯躅:紫色的杜鹃花。灭紫拢裙:形容紫色的杜鹃花密集如裙摆。
山腹:山腰。
文君新寡:指卓文君,此处比喻为新近失去伴侣的人。
乍归来:刚刚回来。
相识:认识彼此。
花丛:比喻众多的诱惑或选择。
春别:春天离别。
湘水头:湘江边,代指离别的地点。
夏见:夏天相见。
青山曲:青山的转弯处。
迢迢:遥远的样子。
山高水阔:形容自然环境的险峻与广阔。
朝日:清晨的太阳。
相暾:相互温暖。
尔:你。
通州:地名,这里泛指离开的地方。
宿青山:在青山上过夜。
山花渐暗:山中的花朵因夜幕而显得暗淡。
月渐明:月亮越来越亮。
翻译
紫色的杜鹃花簇拥,仿佛紫色的裙摆依偎在山腰间。卓文君新近丧夫归来,面对春风满心羞涩与哀怨,却无以言泣。
我自与她相识便心生怜惜,即便身处繁花之中也不再留恋回首。
去年春天我们在湘水之畔分别,而今夏又在青山的拐弯处重逢。
你遥遥地立于青山之巅,山高水长,连立足之地也难以寻觅。
我愿化作清晨的阳光早日温暖你,或成为轻风暗暗与你相触。
你孤独的杜鹃,我却要前往通州,留下你在这幽静之地。
可怜你今夜宿于青山之上,何时我们才能再次共宿青山。
山间的花朵渐渐隐入夜色,月光却愈发明亮,照亮了整片山林。
夜半时分,山中寂静无人,有谁能知道我心中如美玉般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对逝去爱情的哀伤和怀念。开篇“紫踯躅,灭紫拢裙倚山腹”即设定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女子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她的情感也随着春风而起伏。
诗中“文君新寡乍归来,羞怨春风不能哭”透露出女子内心的悲伤和无奈。文君是一位古代美女,这里借用她的名讽刺现实中的不幸婚姻。女子回家后,却因春风唤起了往日之情,而无法释放自己的哀愁。
“我从相识便相怜,但是花丛不回目”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但现实已无法回到过去。诗人通过“去年春别湘水头,今年夏见青山曲”两句,勾勒出时间流转与情感变迁。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迢迢远在青山上,山高水阔难容足。愿为朝日早相暾,愿作轻风暗相触。”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思念,以及希望能够重逢的渴望。然而,这种渴望又显得如此遥不可及。
“尔踯躅,我向通州尔幽独”一句,则是诗人对那已逝去之物的呼唤,表明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而“可怜今夜宿青山,何年却向青山宿。”则是在询问何时才能再次回到这片曾经共度时光的地方。
最后,“山花渐暗月渐明,月照空山满山绿。山空月午夜无人,何处知我颜如玉。”几句,则是对夜晚景色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在这宁静而又寂寞的夜晚,诗人通过月光下的青山和自己的容颜,表达了自己孤独中的美丽。
整首诗语言细腻,情感丰富,是一篇典型的抒情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更是对爱与失落的一种深刻表达。